法国高分动画电影《大坏狐狸的故事》3月16日登陆全国院线,推广曲《狐狸》MV同时发布。这首歌曲由“另类民谣”代表万晓利创作,因其音乐中传递的音乐思想和力量,他被宋冬野等歌手视为不可逾越的精神偶像。在《狐狸》中,他代入了一只狐狸的口吻,唱出“都以为我很坏”的内心独白,为狐狸正名。
《大坏狐狸的故事》改编自导演本杰明.雷内的同名绘本,由法国教父级动画制片人迪迪埃.布伦纳操刀,描绘了三段发生在一群农场动物中的欢脱故事。这部豆瓣8.2高分、烂番茄新鲜度100%的动画,已拿下法国凯撒奖和法国卢米埃尔电影奖最佳动画片,并获美国安妮奖最佳动画、最佳动画导演等提名。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坏人”干好事 在传统印象里,狐狸从来都不是善茬,因其刁钻的外表和习性,它几乎成为狡猾和奸诈的代名词。导演本杰明.雷内笔下的这只“大坏狐狸”却一反常识,它的脸有多臭,心就有多软,它整天虚张声势要吃鸡,却被强悍母鸡吓得腿软,无奈打算偷了鸡蛋孵小鸡来吃,却被出了壳的小鸡认做妈妈……
这正是作为主角的“大坏狐狸”充满魅力,又有很强代入感的原因。影评人颜土豆说:“大坏狐狸真得很像在生活暴击下的我们,我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点,我们想告诉别人’我很坏,所以你不要想着欺负我,我很厉害的。’” 也有观众说:“想到了那个小时候为不受欺负而努力做‘大坏蛋’的自己”,“你其实不是狡黠冷漠的大坏狐狸,凶狠都是独自长大时装给别人看的”。
万晓利的歌声里,有似曾相识的另一只狐狸 “都以为我很坏,都以为我不实在,都以为我的心里,没有一点爱。所以我变得很虚伪,到处在找机会,谁要是爱上我,我就让谁倒霉……”多年一直保持着独立创作的万晓利,也曾想过要逃离这喧闹现实。在《狐狸》中,他演绎的看似是狐狸的故事,实则是许多人的心声。对他来说,狐狸从来不是一种身份特殊的动物,它正像许多人在社会中伪装自己的标签。
“第一次听《狐狸》我是笑着听完的,嘶哑交织着呻吟,在吉他疯狂滑弦的奇妙伴奏中交织成一派光怪陆离的画面,然而一曲终了有沉思,好像能摸到自己的心。”某歌迷感慨。
另类的音乐思想让万晓利得到“后民谣时代的鲍勃•迪伦之子”的称号,但在内心里,他依然是个简单真性情的孩子。有媒体人曾这样形容:“狂言和隐藏,都是他的真。他身上有孩子一样的东西,一面让人觉得怜惜,一面又让人觉得可贵。”
不同的狐狸,传递一样的天真和爱 “最美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用心灵才能看见。”这个道理出自法国童话《小王子》的那只狐狸。在《小王子》的故事里,狐狸是勇敢而理智的,它等待着被谁“驯服”,从而便能拥有责任和羁绊,成为彼此的唯一。《大坏狐狸》也传递着类似的主题,那便是放下盔甲,大胆去爱,那些原本令人畏惧的情感,会化作一份份美妙的羁绊。
不论是植根于法国的《小王子》,还是华语音乐中万晓利的《狐狸》,它们都在讲述类似的质朴寓言,关于童心与爱。《大坏狐狸的故事》也是如此,它在灵动的线条和晕染的水彩里,铺开了天真、温暖、善良的故事。今天《大坏狐狸的故事》登陆院线,同时献上法语原声及中文配音两个版本。期待你来和狐狸们一起,等待久违的童心被猝不及防的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