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定位城市:北京
猫眼电影 > 热点 > 资讯正文

清水里的刀子上海点映,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非职业演员也有国际范

猫眼电影   2018-04-02 11:40   5880

由青年导演王学博执导、知名导演尔冬升张猛万玛才旦共同监制的国产文艺佳作《清水里的刀子》将于4月4日全国公映。影片改编自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同名短篇小说,在2016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大奖新浪潮奖,在全球二十多个国际电影节也夺得多个奖项。凭借着高质量和好口碑,本片在上映前,也在全国各大城市陆续举办点映活动。



4月1日,影片主创来到上海,导演王学博与知名导演、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舒浩仑在映后对影片展开对谈。面对这部清明节档期的小成本获奖之作,上海观众显得格外关注和喜爱,从电影故事的民族性和生活化,到影片精致的摄影画面、真实自然的表演等,无不成为大家聚焦的焦点。 

迷人故事 一部民族志的影片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讲述在十年九旱的宁夏西海固,一个偏远的农村里,一个穆斯林老头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和儿子举意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来搭救亡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人和儿子对牛精心照料,并且也流露出对牛的不舍和对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这头牛在饮它的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于是开始不吃不喝,为了以一个清洁的内里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后老人就陷入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一个西北题材的故事为何打动了导演王学博?他谈到,当初读完原著小说,有两点促使他有了拍摄电影的冲动。第一,是对故事发生地西海固的神秘感产生了兴趣;第二是被小说的气质,被里面的质朴、简洁和诗意所吸引,其中富含的哲思也引导他思考很多问题。



在嘉宾舒浩仑看来,《清水里的刀子》是一部非常民族志的电影,也有观众表示,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有电影把回族的宗教生活和习惯搬上银幕,“非常完整,非常真实”。在导演王学博眼里,他没有在创作中直接去思考民族性的深刻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故事里的老人和他们的生活之中。他对小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去掉80%的心理描写,转而努力去刻画一个内心丰富又很内敛的老人,“我讲的就是一个老人,对民族文化我不会去深入了解,也不会去做大量功课,因为我的视角是在外面的。我其实就在观察,什么触动我了,我就去写什么,去拍什么。”他认为,人性是共通的,无论民族志与否,大家感受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非职业演员 一张国际化的脸

《清水里的刀子》在釜山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后,评委会主席跟导演王学博赞扬了影片主演,扮演马子善老人的杨生仓,“你下一部电影还要跟他合作,他有一张国际化的脸,形象和埃菲尔铁塔坠落一样,沉甸甸的”。现场,也有观众称赞起这位非专业演员的表演,他们察觉到影片的很多细节都是通过他的动作神态去表现,也感受到这位老人做动作时的那股泰然自若。



王学博回应,在拍摄前,自己和副导演每天都会和老人聊天,让他慢慢记住台词,而现场指导的方式更像是电影《刺客聂隐娘》那样的拍摄状态,“很多戏都是拍完了,过了十多天,换个方式再拍一遍,想让演员更多地自己去进入,然后去捕捉他“。主演老人传递出的最真切的感受才是他所向往的, ”没有想让他给我演戏剧化的东西,比如说他磨刀,我都很惊讶,没有任何的演“。

极简摄影 一种交响乐的韵律感

在摄影方面,舒浩仑老师提出,他很喜欢影片4:3的构图方式,“很多镜头就像一副画,也有一种宗教感,几个光从外面打进来的画面我特别喜欢。”之所以选择4:3画幅比例,导演王学博回应有两个原因:一是让整体视觉追随老人的心理,同时用极简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画外的东西,留给观众思考空间;二是这个比例更接近欧洲古典绘画,这也是他的美学追求。他接着讲道,自己偏向用一种交响乐的方式去创作电影,即便全片没有使用音乐,里面的风、雨、雪、雾也都成了音符,让整部影片营造出像交响乐的韵律感,“这些音符一组合起来,就不是简单的现实的纪录片感觉”。



对于影片上映后的市场愿景,导演坦诚,他完全不考虑票房问题,更注重的是观众感受。“一路路演过来,所有人看完的感受都不一样,看不看得懂都取决于观众”,他呼吁真正想看的观众能够聚集在一起,彼此分享,交流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这才是他最大的诉求,也是《清水里的刀子》上映后最大的意义。

最新评论

举报
Jack吾之挚友
2018-04-02 虞城
哇,我们这里有排片
回复 猫眼用户
举报
内容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