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年导演王学博执导、知名导演尔冬升、张猛、万玛才旦共同监制的国产文艺佳作《清水里的刀子》将于4月4日全国公映。本片改编自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同名短篇小说,在2016年釜山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新浪潮奖,之后在全球二十多个国际电影节,陆续夺得多项大奖,获得评委和媒体的高度评价。
《清水里的刀子》开启全国路演活动后,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受到电影、文学学者专家的赞赏,也深受影迷观众的喜欢。3月30日,影片在路演第六站深圳开展点映和主创见面会。映后,导演王学博现身与观众互动,交流中,观众们各抒己见,导演也在回应中一一表述着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想法。现场,更有大半观众鼓掌、举手表示对这部获奖之作的喜爱。
谈到电影创作起源,导演王学博表示,自己在看完《清水里的刀子》小说后,就被一股韵味所牵引,一直挥散不去,“当时觉得大西北很神秘,能去一次应该是人生很特别的体验”。于是,他和一群志愿者同学到西北拍摄地拍摄了同名短片。在那里,朴实的民风和热情待客的村民们让他很感动,“在那特别自在,你不管到谁家都感觉跟回到家里一样,那儿老人很多,把你当孙子一样,没有任何的生疏“,在王学博导演看来,他的短片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
导演也特别谈到,在短片拍摄期间,他们在村子里生活的一些细节和感受到的温情。“他们平时不会吃这么好,但是给我们做的都很好,最后我们要给他们钱,说什么也不要,经济层面上他们肯定是很困难的,但是给钱说什么也不要,最后还是我们请吃了一顿杀青饭“。
然而,他一直对短片不满意,毕业后,他毅然决然重回拍摄地生活了10个月,静心写下长片剧本,在2015年,他的这部处女长作终于顺利完成。王学博介绍道,片中的演员都是在当地集市里寻找的,在拍摄前并没有戏剧训练,而是他每天和演员聊天,聊剧本,“我的片子没有什么戏剧性,我比较喜欢捕捉他们身上的一些东西“,演员们也是在镜头前以真实本色真情流露。
电影的视觉表达非常出色,王学博认为早期的西北电影或写实或浓墨重彩,而他想用偏欧洲古典绘画的方式来达到古典风格。电影4:3画幅的选择也是在拍摄现场和摄影师慢慢试出来的,”第一天拍山景,我想突出人物,4:3能把景卡掉一些,这样人物在画面里的感觉会更强烈,能跟着人物的精神和心理在走“。
《清水里的刀子》沉静的表达创作是否是对当今浮躁电影市场和观众的回击?面对这个问题,导演坦诚,拍摄的时候就完全没有考虑市场问题,“小说就是一个老人的思考,他的生活一定是慢悠悠的”,他进一步补充,自己在拍摄地的生活也是沉静的,不像大城市那般快节奏。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观众针对电影表达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有观众认为,影片摄影手法十分单一,从头到尾都是定焦镜头,缺乏变化;也有观众则批评本片故事性弱,缺少戏剧冲突。在他看来,纪录片式的叙事只会让国产文艺片越来越小众,而他更喜欢既有故事又要人文精神的电影。然而,另一名观众则直接驳斥了他们的评论,“导演是在表述自己想表述的东西,他并没有站在一个制高点去审视这个世界,”他不同意影片摄影手法单一,反而非常喜欢摄影的光线,“它带给我一种很美的东西,还让我看到一些孤独感,摄影是十分成功的”。
面对不同意见的评价,导演王学博淡定回应,“观众的感受都属于他们,我的电影拍完了,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就是要交给观众的。创作是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对世界的认知角度”。对他而言,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有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他尊重每一位观众对影片的意见。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讲述在十年九旱的宁夏西海固,一个偏远的农村里,一个穆斯林老头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和儿子举意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来搭救亡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人和儿子对牛精心照料,并且也流露出对牛的不舍和对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这头牛在饮它的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于是开始不吃不喝,为了以一个清洁的内里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后老人就陷入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本片将于清明节档期4月4日全国上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