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冬日暖阳的午后,电影《大突围》高校万里青春之约第六站,走进了南开大学。剧组刚踏入这所百年学校的校园,就被一个个毕业生的名字吸引: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周恩来、戏剧泰斗曹禺、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人才辈出的南开大学,名校名师,传承深厚。
映后交流环节,南开同学们的提问也都表现得很专业,很“开”,当然也很嗨!
一位戴眼镜的男同学抢先发言:周校长、汉斯·希伯是真实人物,苏凡和肖雯是虚构的,整部电影也是以苏凡回忆的视角来讲述的。那么,电影如何做到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完美融合的?
编剧杨子萱表示,的确是按虚实来结构剧本的,因为是真实的战役,很多人物并没有交集,又得表现,就要有取舍,要合并同类项,去提炼加工,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可能是身在相声之都天津的缘故,导演杨真一开口就开始砸挂:我们这次来南开赴约的团队中,只有出品人、编剧、导演,还有一位青年演员郭子赫,没有带主演明星来。因为我知道,南开大学的同学们什么样的明星没见过?你们真正崇拜的明星是科学家、外交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发明家等等,所以我就没带明星来。这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出品人陶姝君在和同学们分享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时,很动情:“一次偶然机会,当看到大青山突围纪念馆里的一行行革命先烈的名单时,我被‘电’着了,当时就想,他们这么年轻,为了国家,毅然走向战场,牺牲时,衣单饥寒,甚至连一次恋爱都没来得及谈就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更不会有后人,我感觉很心酸。那一刻起我就暗下决心,要把他们拍成电影,让人们记住他们、纪念他们。我们也很努力地去做了,甚至不遗余力,不惜倾家荡产。这部电影猫眼开分就是9.3分,应该是个好电影,但很遗憾票房却很不好。这对我的打击真的很大,我常常问自己,难道好心不能有好报吗?若如此,今后谁还愿意去做这样‘傻事’?” 此时,同学们激励的鼓掌响起,在现场久久不息。
一位数学专业的学生说,他喜欢摄影,这部影片的光影运用得特别好,很震撼人,如何做到的?
杨真导演幽默地说,因为我们有最好的摄影指导赵小丁老师,我们就做到了!尤其有西山口险要的特殊“崮”体地貌场景做基础,选择好夕阳逆光时拍摄,再加上后期视效的渲染就有了。
针对有同学对最后突围时用被子挡子弹产生疑问,杨导解释说,用水泡过的棉被是的确能阻挡土枪里的砂子的,那是因为土枪的推进力道不够,当地的乡亲有这样的经验,但是的确挡不住日本人专业制作的专用子弹,只能缓冲。用影片中老村长的台词回答:“谁知道小鬼子的枪比咱打兔子的枪厉害!”
一位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对电影的筹备周期格外有兴趣,制片人陶姝君一说这部电影前前后后筹备了6年,眼睛又充满泪花。或许是为了安慰陶总,或许是受天津曲艺的熏陶,两位女同学现场玩起了影片片段剧本杀——
甲同学:少爷,我给你买的烧鸡,你一个人吃,还有海椒。
乙同学:“现在是吃鸡的时候吗?现在是看《大突围》。”
合:“对,让我们一起看《大突围》!”
同学们都笑了,陶总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