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黄嘉谟,福建晋江人,上海著名出版社《西风》社黄家兄弟之一。1936年任上海艺华影业公司编剧,编写电影剧本《化身姑娘》、《喜临门》、《百宝图》、《满园春色》等。1944年为上海中联等影片公司创作电影剧本《风还巢》。另外,刘呐鸥、黄嘉谟等人创办《现代电影》月刊,其影评人多是现代派作家出身。黄嘉谟当年给电影下了个有趣的定义:“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 1933年底黄嘉谟发表的《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一文,首次提出“软性电影”理论,认为“电影是软片,所以应当是软性的”。该理论推崇影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抨击“左翼电影”内容空虚、贫血。左翼阵营也加以反击,这场电影的“软硬之争”持续多年。当然两边唇枪舌剑并未停留在理论上,读过鲁迅杂文的人都不难想象论战的烟火气,在损人一道上双方都是妙语连珠。黄嘉谟在黄氏五个兄弟中为老三,当时在上海也算大名鼎鼎的电影编导。曾任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的中国总代理,所以,当时他们家里的人到电影院可以免费拿票。不过,如果不是他为刘雪庵的歌舞片《三星伴月》写歌词《何日君再来》,他不会到今日还是家喻户晓。黄嘉谟由于写了《何日君再来》,国内负面的批评很多。评论者认为,刘雪庵是创作过许多爱国歌曲的作曲家,就是由于违心地采用黄嘉谟的歌词而受到批判、定性和迫害(错在黄嘉谟)。当然也有人刻薄地说,没有黄嘉谟写的歌词,刘雪庵早就被人忘记。黄嘉谟在解放前就已去世。网上权威词条将“软性电影”论代表之一的黄嘉谟与历史学家黄嘉谟的信息混为一谈。
- 别 名
- 贝林
- 出生地
- 中国,广西,都安
- 逝世日期
- 2004
- 身 份
- 编剧
- 性 别
- 男
- 国 籍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