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定位城市:北京
猫眼电影 > 电影 > 洛珊·班尼蒂玛

介绍

洛珊·班尼蒂玛,出生于1954年的洛珊·班尼蒂玛(Rakhshan Bani-Etemad)是当今伊朗电影界的女性领军人物。她从1984年就开始拍摄反映伊朗社会现实的短片。并在1988年开始拍摄长片,她的前三部电影《越界》(Karezhj Az Mahdoudeh)、《金丝雀》(Zard-e Ghanari)和《外币》(Poul-e Khareji)遭到了评论界的恶评,认为她不懂的电影制作的技术也没有任何特色,也许对下层社会的互助团结有所理解,但是由别人撰写的剧本也使得她很难以自己的女性视点来进行深入的诠释。 1992年的《忧伤的娜葛丝》(Nargess)改变了这一切,经过对自己拍摄纪录片经历的梳理总结,班尼蒂玛最终确定自己的焦点集中关注于家庭伦理问题,尤其是妇女问题,以及传统观念和现代社会理念的冲撞上。她的下一部作品《蓝色面纱》(The Blue Veiled)直指伊斯兰教的禁忌,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工人女孩和一个年长男人私通的故事。影片获得了当年的洛迦诺电影节大奖。《五月女郎》(The May Lady)讲述了离婚的中年妇女在伊朗社会中的不平等地位和艰辛的生活。而《我们的时代》(Our Times)则描写了一位平民女性任总统候选人,她只是一个平凡人,她知道她这次不可能当选,只想争取女性发声与权力的空间,而她想要争取发声的原因,就也只是因为她日子过的辛苦总统候选人。 班尼蒂玛的作品特点就是利用女主角的观点,将一出出原属于家庭伦理故事清晰地呈现出社会问题的缩影,她擅长将地下阶层的写实环境与人物和纪录片拍摄手法融合到到剧情片里。在在极端保守的伊斯兰国家伊朗,女人们被禁止抛头露面,女性电影工作者更是寥寥无几,但洛珊·班尼蒂玛则在世界影坛都占有着一个显著的位置,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她的主要作品还有《烂心城市》(Under the Skin of the City)等。

出生日期
1954-04-03
出生地
伊朗,德黑兰
身    份
导演 | 编剧 | 制片人
性    别
国    籍
伊朗
星    座
白羊座

图片

(4张) 全部

奖项

(共10次获奖,8次提名)
威尼斯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2次 , 提名2次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获奖3次

悉尼电影节

悉尼电影节

提名1次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获奖1次 , 提名1次

亚太电影大奖

亚太电影大奖

获奖2次 , 提名1次

香港国际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

提名2次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获奖1次 , 提名1次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获奖1次

  • 第24届-Sydney Film Prize —— Best Film(提名)
  • 第39届-SIGNIS Award(提名)
  • 第39届-天主教文化奖-天主教文化奖(提名)